“啊?!原来你也知道孟奇的XXX”
XXX 可以是他的歌,是他的课,或是他发明出的那些“声音魔盒”。
不可限定的X因素,与电子音乐本身如出一辙。
孟奇,一个就像是生于电子音乐的名字,在过去的20余载光阴里,他对国内电子音乐诸多层面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从音乐人到教育家,从演奏者到研发人士,他顺其自然地成为了许多国内资深听众甚至从业者的启蒙良师与挚真益友。
而在种种令人景仰的成就下,是他低调的为人和对电子音乐永恒般的信仰。无形中便感染了更多人,为之折服,视他为一盏明灯。
孟奇的故事,可能再道三分,也不嫌多。
▎Mixmag China = MC
▎孟奇 = MQ
PART.1 Synth Alley
玩音乐,讲究一个手感
MC:我们留意到近些年您发布音乐作品的频度有所降低,是因为繁忙所致还是出于主观上的个人规划?
MQ:应该是繁忙,这几年我把精力都聚焦在了做乐器上,从振翅(Wing Pinger)开始,到小羽(Wingie),再到目前和 Gil Trent 合作在做的新乐器。Gil Trent 是我很欣赏的一位合成器设计师,与他的合作会在我目前工作中占比较高的优先级。
另外,我自己的自媒体频道,也就是合成少数派,也是我这两年来的工作重点。
但其实我从未停止做音乐,只是没有很正式的做整理和发布。我一直都在做音乐,和参加一些演出。因为我一直觉得做乐器的人首先要玩乐器,不能失去演奏手感,这对我做乐器设计和知识分享都很重要,非常重要。
MC:但是今年11月您参与到了《Synth Alley | BLUE》电子音乐合辑企划,贡献了《七月流火 July’s Flowing Fire》这首意象非常的作品。想知道这个企划最初是哪一点特别激发了您的创作欲?
MQ:契机很合适,一拍即合。当时老杜来找我的时候,给我看了Synth Alley的企划案,印象深刻的一点就是企划在强调一种“不设限”的创作观念,“无命题作文”、“不限风格”、“忘记规则”,记得当时是有这样的词出现。而且很巧的是,那个时候,我的新乐器的软件版原型机刚完成,我心想,刚好试一下吧。曲子是把 Max patch 放到 M4L 里做自动化控制的,我不知道会跑成什么样,但是这种冲劲儿,我觉得我在“无命题作文”答卷上,给了贴题的回答。
MC:在这张合辑的筹备过程中,您除了制作自己的作品还有扮演其他角色吗?或者其他艺术家的作品中是否也有您的身影?
MQ:在合辑筹备的时候,我还推荐了两个朋友参与进来,一位是 patchbaydoor ,他是一名来自美国的音乐人。音乐比较氛围,喜欢演奏一些实验性比较强的乐器,也喜欢带着合成器和录音机走南闯北。(patchbaydoor 的作品’autumnal’使用了孟奇的“小羽”)
另一位是Dexba。他是一名来自意大利的音乐人,也有自成一派音乐风格,有意思的是,Dexba非常渴望了解中国的合成器和电子音乐,他自学中文,在B站还有自己的频道,和国内的电子乐器玩家交流互动很多。就真正让我觉得音乐的community那种无边界,不设限的自由和友好吧。
MC:《Synth Alley | BLUE》中汇编的作品多为独立电子、环境氛围音乐以及一些乐队器乐化的录制,制作阵容皆为特色鲜明的资深音乐人,但相信对于当下多数电音受众而言,还是不乏收听门槛,甚至无法接受到这张专辑发行的资讯。您认为怎样更好地传播它,让它应有的长尾价值能够逐渐显现?
MQ:实验音乐和氛围音乐相比流行乐来说,的确有门槛。就像我在国内做合成器知识普及一样,一开始受众面就很窄,但是还是要多表达,多露出,然后才能触及到更多人,因为喜欢音乐的人就有可能喜欢电子音乐,喜欢电子乐的人就有可能喜欢氛围环境音,再小众再垂直的音乐风格都有可能去打动一个原本不知道自己会被打动的人。我觉得Synth Alley也是,在传播它之前,我们首先要让它先被看见,然后被谈论。我想好的作品长尾价值会一直存在的。直到现在,我们谈论电子音乐时,也会在叙述中反复引用《Switched-On Bach》、《Ambient 1: Music for Airports》等专辑。
PART.2 Synthetic image of Mengqi
孟奇的合成印象
MC:电子音乐资深受众对 “synthesizer[合成器]” 有一定认知度,但对更多萌新来说它甚至还是个相对抽象的名词(毕竟和传统乐器不同)。孟老师可否以最形象易懂的方式总结一下:人们应该怎样理解合成器这种东西,及其它的特殊品种 “modular synthesizer [模块合成器]”?
MQ:合成器就是用电子技术产生和控制声音的乐器。他是在人类发明电子管和晶体管之后,使用电子技术在声音方面所做的尝试。它帮助我们扩展了人类在声音上的表现力和所能听到声音的种类。
合成器刚刚诞生的样子就是模块合成器,它是把合成器单独的功能配备上插口,让用户自己进行信号连接,组成完整的合成器。在 1995 年 Doepfer 发明了 Eurorack 这个标准之后,模块合成器又开始流行。
而独立合成器可以看作是连好线的模块合成器,并针对这套连线做了优化,设计了演奏手法的乐器。
MC:运营了几年的“合成少数派”项目凭借其轻松、趣味的科普在网上很受欢迎,你在这个项目运行初期遇到了哪些困难,后来是怎么找到“晦涩”的学术内容与大众乐趣之间的平衡点的?
MQ:感谢你的称赞,“合成少数派”没有遇到什么特别的困难,就是因为没有类似的内容创作者,我们初期很难找到可以参照的对象,所以要摸着石头过河。我们尝试了诸多不同的选题和内容形式,逐渐对受众喜欢和需要的内容有了一点粗浅的体会。
知识与趣味的平衡是我们对内容的追求,把知识铺陈出来很简单,但让人循序渐进地学到东西,有所收获,这样才有意义。 而趣味性本身,我认为是在互联网语境下延展出来的对内容创作的更高的要求吧,我觉得这一点上,我们仍然还在探索。
MC:化身享誉世界的合成器设计师以来,您迄今最得意的两款产品 (可爱的 “小羽” 和 “振翅” ) 在设定和应用上有何区别?
MQ:振翅是我想要把“乐音与噪音”统一在同一个演奏界面上,振翅两通道的交互调制可以利用混沌,产生丰富的噪声。可以通过简单易调的旋钮位置,迅速切换到键盘和五声音阶的阶梯调制,给演奏者这两方面的表现力。
小羽来自于我在振翅的回授环里添加共鸣器的实验,我通过这个实验发现乐音与噪音共存的一个奥秘。并且把共鸣器也做成了硬件产品方便演出来用,这便是小羽。
所以这两个乐器从功能上来讲就是截然不同的。振翅的音频路径也是模拟的,而小羽是一个数字效果器,还支持刷固件切换成其他的功能。我就为它写了一个 Blippoo Box 的复刻固件,让它变成一个经典噪音乐器。也有用户为它写了升级固件,提供了非传统调音的功能。
MC:许多行业知名人物也在使用你的做的硬件,比如 James Blake 就曾公开赞誉你的振翅,这些正向反馈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MQ:对我来说是鼓舞吧,非常开心。在乐器的设计阶段,我当然会穷尽地想象用户的演奏场景,这样才能在界面设计上考虑周全。但真正看到用户返回来的演奏视频时,我总在被惊喜,什么?还能这样玩?所以我一直在说,乐器的巧思一半在设计师手里,一半在演奏者手里。 来自用户的反馈,无论正向负向吧,都会让我获取新的灵感。
MC:现场的合成器Live演出在当今国内的演出已成常态,各地都涌现了很多优秀的合成器玩家和兴趣小组。从更宏观的视角看待,如今它更多是作为一种需要成本的私人兴趣呢,还是说它在整个音乐工业体系[music industry]也具有不可取代的位置呢?
MQ:合成器自从诞生以来已经更改了音乐的面貌,而且也革新了音乐工业的整个制作流程。当然,对我来说,我更关注它是一种私人兴趣,一种人类自我表达的方式。在流水线和大规模生产的现在,最重要的反而是重视个体。
如果你常在社交媒体上浏览合成器相关的内容,你会发现除了演出视频之外,还有大量的演奏视频是个人爱好者拍摄在自己的卧室、花园、阳台,甚至是一个人散步的草坪上。演奏变成一种私密的个人体验,是精神上的表达。它无关乎去产出一件音乐作品。合成器,或者说乐器吧,它的意义是利己,而不是利他,我演奏,我快乐,一直演奏,一直快乐。
MC:不妨畅想一下未来,您觉得模块合成器会不会在未来某一天跟AI科技的发展脉络相交在某个节点上,二者发生了奇妙的合体,最终可以使艺术家/音乐人通过意念来演绎出自己想要的音乐世界?
MQ:我很期待那一天的到来,好奇在这种模式下(人的精神与人工智能之间) 会演绎出什么样的声音与音乐来。听听自己的,也听听别人的。
PART.3 Electronic Music movement
电子音乐在中国
MC:《山水恋》和《山水颤》这两张05~06年间的专辑在国内电子音乐作品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也曾听您分享这是自己基于当年的时代背景下的一种自然流露,所以在您音乐中所蕴含的那个时代背景的具体元素是什么?
MQ:我做音乐其实是不想什么道理的,就是一种有感而发。我觉得创作者所做的事情是把身边漂浮着的灵感捕捉下来,凝结成作品,我所说的时代背景是这个意思。你听到一首新曲子感动你,很可能是听到了作品里你熟悉的东西,它一直在那。
MC:电子音乐在中国也普及这么多年了,家长如今对子女热爱并想要投身电子音乐专业的观念有没有发生变化?
MQ:这个我也不大清楚。我能提供的只是一些特别的案例,比如“合成少数派”的观众里其实就有年龄非常小的孩子,我们在线下活动时,就有家长专门带着孩子来体验。新一代的父母会更尊重孩子兴趣的多元,所以应该是有所变化的,至于这种变化,能开出什么样的花,结出什么样的果实,我们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看到。
MC:您认为所谓 “国人的电子音乐” 应该具备的最关键特质是什么?以免让自己沦为 “西洋产物” 的照搬者
MQ:这个说作品的特质可能不够准确,而是创作的起因和过程。有的时候照搬是因为有要追求的利益,比如要迎合甲方、或者迎合市场。有的时候照搬是学习的一个过程。
只要保持创作就好了,停止想那些条条框框和手段目的,才是做出自由、独立作品的最大前提。
MC:您认为国内电子音乐的巅峰年华在何时?
MQ:我觉得就是现在。其实一些现象能够说明问题,电子音乐的创作者和内容数量一定是远超过去任何一个时期的,再看看主流社交平台上的话题讨论,有大量的玩家在做电音知识分享,乐评,以及编曲教程。整个讨论的氛围我都觉得是正向的,健康的。年轻人喜欢电子音乐,年龄大一点的朋友也喜欢电子音乐,我觉得现在这就是电子音乐最好的年华。
MC: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依然无法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电子音乐产业?尤其体现在自身造血能力薄弱,以及对流行产业的反作用力十分有限。孟老师如何解读目前这种困局?
MQ:几乎任何一个需要长期投入精力的创作类别造血能力都退化了。
互联网诞生伊始,有人感慨这样一个浩瀚又免费的知识海洋会培育出多少比我们更好的大脑。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现在获得知识的成本太低,但是对人性的要求极高。在海量信息的纷扰中,我认为当一个人开始决定通过吃些苦来追求真正的快乐,这是无比幸运的。我有时候其实会庆幸自己生在互联网之前不久的这个时间点,否则我现在可能会是个废物。
PART.4粉丝问答环节
派对组织者/DJ/平面设计师 @Forshaw :
孟老师怎么看待 inMusic 集团收购 Moog 这一今年合成器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
MQ:电子合成器产业是一个极小的产业。很多品牌都是作坊,核心价值是个人的思想与风格,这和音乐人的价值构成是完全一样的。
例如很有名的 Moog、Buchla 都是如此。这就意味着它们在创始人过世的时候,核心就消失了,只剩下有限的品牌和IP的价值。
假如你是一个有抱负的乐器设计师,你肯定希望你的思路以你自己的名义出现在产品上,而不是去上班,挂在别人的名下。Moog 的名字被收购、曲解和利用是迟早的事。
最近刚刚入手了小羽的 @I.O.A :
经过这些年一定程度的普及,您觉得现在模块的受众年龄跨度有变大吗?对于还需要兼顾学业的初高中生的爱好者有什么建议?
MQ:合成器的受众年龄跨度有变大,因为网络的发达,很多人在年龄很小的时候就接触到了合成器。而且因为很多合成器的设计非常易于入门、或者样子非常好看,所以无论什么年龄的人都可以玩得很开心。
对于需要兼顾学业的初高中生,我想学业也很重要吧,就是想实现目标可能需要你去做你不愿意干,却又必要的事情。
立志成为电路设计者的 @nohanhan :
是什么机缘巧合让孟老师从一名玩家变成模块合成器设计师的?
MQ:因为当时我对市面上乐器都不满意,我想看看自己能整出什么东西来。
另外,我目前不设计模块了,因为模块是一半的乐器,它主要包含功能。独立乐器是完整乐器,是功能与信号路由和演奏手法的整体。
我最关注的是人机交互,所以我必然玩独立乐器。当然模块设计也可以玩很花,一般突破点是在声音合成技术上,比如几个业界 DSP 大牛就设计了不少模块。
敬请留言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