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舞曲文化在八十年代就开始蓬勃发展了,但几十年过去,舞曲爱好者的父母似乎依旧无法理解自己的孩子究竟在干嘛。为了化解这样的尴尬,也为了将这种文化发扬光大,更为了能赚一点点钱,很多导演前仆后继,拍摄了不少有着浓浓舞曲文化背景的电影:嗑药、奇装异服、锐舞世界。
有些电影专注于音乐与场景,而另一些则把关注点放在嗑药后欲仙欲死的体验中。但无论是哪种,都能让你在无处可去的周末,躺在沙发上、吃着零食,走进舞曲世界。
伊甸园 Eden (2014)
《伊甸园》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描绘出了喧闹的电音场景背后不断散播出的忧郁感。影片主角 Paul 接触着巴黎的地下舞蹈音乐。但慢慢地他开始喜欢情感充沛的心灵音乐,他和朋友一起组成了一个 DJ 组合——Cheers,他的另外两个朋友也组了一个组合,并且取了一个奇怪的名字——Daft Punk。这些年经的音乐人开始没日没夜地疯狂地投入到自己喜欢的音乐生活,他们激情释放对音乐的疯狂及热爱,他们的生活中有毒品、有性爱。
据说 Daft Punk 给这部电影授权只收取了很少的费用。这部有着超棒配乐、记录了 DJ 生涯崛起和衰落的电影,绝对称得上是经典。
豆瓣评论摘录
24小时狂欢派对 24 Hour Party People (2002)
事实与虚构的融合是俱乐部文化最刺激的电影之一。20 世纪 70 年代末到 90 年代初的曼彻斯特,24 小时的派对是一个充满激情的故事。无论是准确的历史背景,还是疯狂的配乐,它都绝对是你周末之前最好的电影之一。
1976 到 1992 年,曼彻斯特,汤尼威尔森和朋友创立著名唱片品牌:Factory。旗下有多个知名乐团,例如 Joy Division、Happy Monday,以及在 Joy Dividion 主唱 Ian Curtis 自杀后,其余成员组成的 New Order。全片以 DV 拍摄,经由汤尼威尔森的故事探索 Factory 兴衰历程,重现曼彻斯特当年光辉的音乐风潮。同时也从威尔森的观点,来看 Ian Curtis 自杀事件。
Groove (2000)
这部影片是对旧金山仓库派对景象的经典诠释。上映于 2000 年的它,主角为 John Digweed,配乐则是 Orbital 和 Symbiosis 共同制作的。
豆瓣评论摘录
周末狂欢 Human Traffic (1999)
可能是丹尼·戴尔最出色的作品,这部上映于 1999 年的电影曾被英国《卫报》报道,导演为了让演员的演出更加真实,甚至要求演员嗑药。正是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和 Matthew Herbert 制作的配乐让这部电影值得一看。
柏林召唤 Berlin Calling (2008)
这部电影是对 Ken Kesey 经典小说的致敬,后来这部小说被改编为了奥斯卡获奖影片《飞越疯人院》。本片主角 Paul Kalkbrenner 同时担任了配乐的制作,配乐很棒,但剧情一般般,要么是对柏林自我医疗态度的评价,要么是对永无休止派对的歌颂。
迷魂药 Irvine Welsh’s Ecstasy (2011)
《迷魂药》改编自 Irvine Welsh 的短篇小说《The Undefeated》,后者也是90年代关于毒品的经典影片《猜火车》的小说原作者和编剧。这部电影能告诉你 Irvine 对毒品和政党文化的独特、准确的解读。这部影片由 Rob Heydon 执导,讲述了一个毒品走私犯的浪漫故事,他希望一个加拿大女人能帮助他改变自己的生活。
完美的一天 One Perfect Day (2004)
《完美的一天》提醒了观众:舞曲世界里可不只有阳光和彩虹。在伦敦学习的墨尔本音乐系学生汤米马蒂斯收到了他妹妹艾玛的死讯。在了解了妹妹对电子音乐的兴趣和导致她迷足深陷的药物后,主角 Matisse 决定亲自探索俱乐部文化。他充满忧郁,在一个充满无限欢乐和隐秘悲伤的世界里穿行。Fatboy Slim, Radioslave 和 Blur 的配乐更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撼动生命 It’s All Gone Pete Tong (2004)
片中的绝对大牌 DJ Frankie Wilde 是虚构的人物,不过电影中,无论网站还是宣传都刻意制造其“真人真事改编“的假像,片中受访的 Tiesto, Pete Tong 和 Carl Cox 等都很配合的说:“没错!他是个了不起的家伙!”后来这位大牌 DJ 不幸失聪,再也无法听到美妙音乐的他,上演了如同贝多芬般的励志故事。
Edit by Ecocean
from EB
敬请留言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